【7.10-17】一周政策速递——多地陆续颁布智慧建筑推进政策

25-07-17

一、省级政策动态

浙江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纲领  

核心文件:7月17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5〕22号),提出分阶段目标:  

  • 2027年:培育全国影响力龙头建筑业企业50家、省级科创平台50个,智能建造全面提质。  

  • 2030年:智能建造深度覆盖,龙头企业和科创平台数量翻倍,建筑业水平全国领先。  

重点任务:  

  • 产业链培育:建立“链主企业”机制,支持组建产业联合体,强化金融配套服务。  

  • 智能建造应用:拓展建筑机器人、产业互联网平台,纳入首台套装备推广目录;推动高校设智能建造专业。  

  • 绿色建筑:政府工程优先采购绿色建材,创建“无废工地”,推广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微信截图_20250717101232.png

                                                                                                                                               图片来源: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四川省:试点扩容与技术深化双轨推进  

1. 试点城市与项目扩围(7月15日):  

  • 第二批试点城市:自贡、德阳、南充。  

  • 试点项目:新增87个智能建造项目(如成都未来智谷产业园)、4个装配式建筑项目。  

  • 企业案例:中国十九冶承建的自贡城中村改造、达州安置房项目入选,应用BIM+物联网+机器人技术实现“数字质造”。  

2. 新型建造发展意见(7月10日征求意见):  

  • 目标:2030年50%以上大中型项目采用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占比超50%。  

  • 技术路径:  ①提升BIM全过程应用能力,推广建筑机器人。 ② 发展模块化建筑、智能施工装备,建设省级建筑产业总部园区。  

 image.png

                                                                                                                                                        图片来源: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湖南省:统计标准创新与降碳协同  

长沙首发智能建造统计标准(7月16日):  

  • 全国首个《智能建造产业链行业指标体系及核算指南》,覆盖咨询设计、智能生产等十大行业,建立“1+3+3”报表体系,配套产业热力图分析系统。  

  • 建筑节能降碳方案(7月9日施行):  要求大型公共建筑电气化改造,推广“光储直柔”、智能微电网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安徽省:强制场景落地时间表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7月7日征求意见):  

  • 2026年起:5万㎡以上新建居住小区需落地≥3项智能建造场景(如数字设计、智能施工)。  

  • 2030年目标:打造100个试点项目、20个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占比50%。  

 二、地方创新实践

广州开发区:政策包支持产业生态(7月16日)  

“智能建造10条”亮点:  

  • 容积率奖励:模块化建筑项目最高奖励6%容积率,安置房强制10%面积应用。  

  • 智慧工地分级:按项目规模要求建设一至三星级智慧工地,提级项目奖15万元。  

  • 产业链协同:对带动效应显著的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四川省试点分布概览

下表总结了四川省近期智能建造试点布局情况:

类别

地区/项目

数量/内容

推进要求

试点城市

自贡、德阳、南充

3个(第二批)

探索监管模式创新,形成可量化成果

智能建造项目

成都未来智谷产业园等

87个

跟踪技术支持,召开观摩会推广

装配式项目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运动体能实训基地等

4个

同步推动技术标准化

 

 三、政策动向综合评述

1. 智能建造进入标准化时代:  

长沙首创统计标准体系填补产业监测空白,浙江、四川将BIM、建筑机器人纳入技术强制路径,标志行业从试点转向标准化推广。  

2. 政策工具多元化:  

用地奖励(广州)、容积率激励(安徽)、金融配套(浙江)形成组合拳,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3. 细分场景加速落地:  

城中村改造(自贡)、安置房(达州)、公共建筑(安徽)成为智能建造优先场景,政策要求与城市更新深度绑定。  

 

部分文章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