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8-18
零碳园区建设全国性规范出台
政策核心: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八项重点任务:
用能结构转型(绿电直连、氢能耦合)
节能降碳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设零碳工厂)
产业优化(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
基础设施升级(超低能耗建筑、绿色交通)
能碳管理平台建设(覆盖主要用能企业)
支持措施:
专项债券、政策性信贷支持
探索区域节能审查“一个窗口”审批
首批国家级园区申报截止2025年8月22日,每省限推2个
1.北京市
高品质科技园区项目申报(第二批)
支持方向:产业服务设施(实验室、中试平台)、公共服务设施(孵化空间、政务站点)、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算力中心)。
申报要求:园区需产权清晰、产业定位明确,由分园管委会推荐。
时间节点:线上填报开放至8月20日17:00,需通过“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提交。
2.上海市
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申报
范围:涵盖智慧园区相关技术应用(如AI、区块链场景)。
申报窗口:8月15日—8月29日16:00,通过“一网通办”提交材料。
限制:同一单位限报1个项目,已获其他市级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3.深圳市
坪山区数字孪生先锋城区计划(征求意见)
目标:
2025年底:建成50+平方公里三维模型,接入1.5万+感知设备,打造10个示范场景。
2027年底:构建时空大模型,实现10类数据融合关联。
意见征集:公示期至8月23日,聚焦CIM平台升级、物联感知体系完善
4.湖南省
零碳园区建设方案落地配套
阶段目标:202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推广“源网荷储充”一体化微电网。
技术支持:明确要求配置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如EMS3.0),实现绿电消纳率>95%、降本15–30%。
5.安徽省亳州市
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全覆盖
通过“政策链+产业链”融合,三县一区均获评省级示范园区。
推进“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如医药集群智能化改造)。
6.苏州工业园区
智改数转网联解决方案征集
方向:智能制造场景(如AI+制造应用)、工业软件优化。
截止时间:8月31日,获评方案将参与供需对接并推荐申报上级项目
零碳成为核心抓手:国家级零碳园区指标(如单位能耗碳排放、绿电占比)已明确,园区需加速能碳管理平台部署。
数字孪生技术普及:深圳坪山、北京中关村等政策均要求建设园区级CIM平台和物联感知体系,推动虚实融合应用。
财政窗口期密集:北京(8月20日截止)、上海(8月29日截止)、国家级零碳园区(8月22日截止)均处于申报关键期,需快速匹配政策方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