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9-15
地区 | 政策/项目名称 | 发布/更新时间 | 核心内容概要 | 政策类别 |
深圳龙华区 | 第二批智慧园区认定工作 | 2025-09-12 | 开展区级智慧园区认定,对获评园区给予150-200万元资助 | 新建园区认定 |
长春市 |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 2025-09-04 | 规范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认定,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
深圳光明区 | 2025年特色产业园(创建类)申报 | 2025-09-12 | 支持以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集群为主导的园区申报 | |
珠海高新区 | 老旧厂区改造项目 | 2025-09-14 | 投资40.58亿改造老旧厂区,转型为新型产业用地,配套产业及生活设施 | 旧改项目 |
威海经开区 | 智慧谷产业园项目(入选省城市更新创新案例) | 2025-09-12 | “商住改工”、“三调三补”土地混合利用,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产业社区 | 旧改创新模式 |
广州花都区 | 工业园数字化转型(一期)项目 | 2025-08-02 | 计划投入2.5亿元,建设智慧园区运营平台,提升园区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率(预计9月招标) | 数字化转型项目 |
1、深圳市龙华区智慧园区认定
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5年9月12日发布了第二批智慧园区认定工作的通知。
认定条件:园区需满足一系列基本条件,包括管理运营机构需注册在龙华区、产业定位明确、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占地面积不小于两万平方米或建筑面积不小于三万平方米,且不存在五年内被拆除的情况。
资助标准:对评定为区级优秀智慧园区、示范智慧园区的,分别给予15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资助。
评定标准:总评分90分或以上评为示范智慧园区,80-90分以下评为优秀智慧园区,80分以下不予认定。
申报时限:自通告发布之日起40个自然日。
2、珠海高新区老旧厂区改造
珠海高新区于2025年9月14日公布了总投资超55亿元的改造项目,其中老旧厂区改造是重点。
投资规模:40.58亿元用于老旧厂区改造项目。
改造内容:涉及金鼎那洲村、金发工业区、官塘工业区,占地约20万㎡。将拆除原有5万多㎡建筑,改造后计容面积达51万多㎡,包括厂房、员工宿舍及配套设施。
模式创新:采用长期租赁村集体物业或城市更新的路子,后续依靠厂房租金、宿舍租金、停车场收入等运营收益。
产业升级:金发工业区将改为新型产业用地,专注孵化器,并引入高端商业、写字楼等业态。
3、威海经开区智慧谷产业园创新模式
威海经开区智慧谷产业园项目以 “三新融合”推动低效用地焕新的经验做法,入选了山东省第二批城市更新创新案例。
模式特点:突破传统土地利用思维,通过 “商住改工” ,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产业社区,实现城市更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三新融合”。
具体措施:
土地混合利用:实施“三调三补”模式,将原有商住土地调整为创新型工业用地,兼容研发、办公及生活配套功能。
弹性容积率管控:腾退低效企业,建设“垂直产业社区”,实现研发生产、商务服务、人才公寓等功能的立体复合。
灵活供地方式: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降低入园企业初期用地成本。
4、长春市数字经济产业园认定
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于2025年9月4日印发了《长春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认定目的: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规范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认定管理。
园区定义:指主导产业鲜明、规模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配套服务完备的数字经济发展集聚区,包括产业园、园中园、楼宇等。
基本条件:
主导产业: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原则上属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或符合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向。
规模要求:园区数字经济企业原则上超过10家,数量及营收占比不低于30%。营收方面,产业园不低于1亿元、园中园不低于3500万元、楼宇不低于7000万元。建筑面积方面,产业园不低于3000平方米,园中园不低于1000平方米,楼宇不低于2000平方米。
创新能力:拥有一定数量数字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原则上达5家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5%。
配套服务:运营机构需合法注册,近两年无重大安全、环保、税收等违法违规行为,能为入驻企业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及多项服务能力。
价值:该办法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5、深圳光明区特色产业园创建
深圳市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5年9月12日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光明区特色产业园(创建类)申报的通知。
产业方向:原则上需以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高端装备与仪器(工业母机、激光增材制造)、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机器人、现代时尚、数字创意、海洋产业等产业集群为主导。
申报条件:园区建筑面积原则上应不低于4万平方米(精密仪器设备、智能传感器等特色产业园区可放宽至不低于3万平方米)。
关联性:特色产业园的创建往往需要配套相应的智慧化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这也带来了相关的市场机会。
深圳市龙华区:对评定为区级优秀智慧园区、示范智慧园区的,分别给予15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资助。
重庆市:对于建设运营绩效评价特别突出的区县级智慧园区平台,市级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专项资金将予以资金补助。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对重大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的投入。
珠海高新区:老旧厂区改造项目投资规模大,后续运营依靠租金、停车费等收入,表明政府鼓励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运营。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