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4】一周政策速递——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标准发布

25-08-25



关键政策概述



政策层级
发布/来源
政策/动态名称关键内容摘要关联领域

全国性政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
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四批)

推广智能建造政策体系、产业体系和技术路径,京津冀共同编制《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规程》

智能制造

复人大代表关于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建议

探索适配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的招投标政策;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推动工程质量保险制度试点;加强专业教育和培训

智能制造
地方性政策
北京市

新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标准》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提升至120km/h;推广永磁同步电机车辆、列车再生能量吸收技术;照明产品能效不低于2级;提倡光伏发电和热泵耦合供热

节能改造
上海市

征集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及节能操作法、工作法

征集范围涵盖轨道交通,鼓励已有规模应用、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或促进能效提升的前沿技术示范项目

节能改造
安徽省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智慧工地建设的通知》

要求2026年底前所有在建政府投资工程及一定规模以上工程接入省级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推广BIM、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

智慧建筑
雄安新区/保定

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第四批)

加强智能建造试点工程跟踪;完善政策体系,要求保障性住房、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推广智能建造;培育产业联盟和劳务班组

智能建造
最佳实践厦门市

链建科技基建工程产业互联网一体化平台(入选住建部清单)

构建“监管-参建单位-工地现场”三级管理体系,打通产业数据互联互通,在重点工程中试点应用

智能建造


政策细节及建议

一、节能改造相关政策细节

1、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标准》:该标准不仅提升了运行速度,还引入了快慢车运营模式以提升效率。在节能方面,明确要求采用永磁同步电机车辆(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机技术)、列车再生能量吸收装置(制动时可将能量回馈电网)、高能效照明产品(不低于2级能效),并鼓励使用光伏发电和热泵技术。这些措施旨在从源头降低能耗。

2、上海市节能降碳“四新”征集:此次征集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起,面向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多个交通领域。目的是为后续的试点、示范和扶持项目储备技术

二、智能建造与智慧工地政策细节

1、住建部智能建造经验推广(第四批):住建部持续推广智能建造经验。此次清单强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编制技术规程)、保定市的政策体系构建(要求保障房、轨道交通等项目应用智能建造技术)以及培育产业生态(如智能建造劳务班组和产业联盟)的重要性。

2、安徽省智慧工地建设要求:安徽省明确了智慧工地建设的时间表(2026年底和2027年底节点)和路径图。其核心是建设省级统一管理平台,并集成应用BIM、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对人员、设备、安全、质量、环境等要素的数字化管控。"智慧工地建设费列为措施项目费计入工程造价"的规定,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资金保障信号。

3、厦门市“三级管理体系”实践:厦门链建科技的案例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范式,即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通政府监管、企业协同和工地现场管理的数据流,实现全生命周期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